
中老“鐵路快通”
5月21日上午,一趟載有重慶本地食品、農用機械的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出境班列順利啟運,將在4天后到達老撾萬象,這是全國首趟運用“鐵路快通”模式出境的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班列!拌F路快通”即“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模式。運用“鐵路快通”模式通關,能節約通關時間24小時,縮短整體運行時間1~2天。圖為中老鐵路“鐵路快通”出境班列在重慶團結村中心站發車。新華社
本報記者 | 安 寧
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新發展階段、從全局和戰略高度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月余,各方持續熱議。就如何正確認識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戰略部署,本報記者專程采訪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有關負責人。
充分尊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規律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尊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在規律,彰顯了我們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堅定決心!眹野l展改革委體改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從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現實要求看,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是應有之義和內在要求。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可以充分發揮市場促進競爭、深化分工等優勢,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提高效率。同時,有助于更好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不斷提高政策的統一性、規則的一致性、執行的協同性。 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強化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基礎制度規則統一,還是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以及推進市場監管公平統一,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壁壘等重大舉措,《意見》充分體現了市場化和法治化的原則和方向,強調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大部署,是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基礎,將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強支撐!爸挥屑涌旖ㄔO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才能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才能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痹撠撠熑吮硎。 我國擁有全球最稀缺的資源——市場。如何充分利用和發揮這個優勢,《意見》也進行了相應考慮!皩V大市場主體而言,無論是超大規模市場持續拓展,還是破除市場分割與壁壘,促進制度成本和流通成本進一步下降,以及更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都將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边@位負責人還特別強調,中國的統一大市場是面向全球、充分開放的統一大市場,也必將為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各類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發展環境和更大發展舞臺。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大部署,對深化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要求攻堅克難推動深層次改革!痹撠撠熑颂寡。
首要任務是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
《意見》強調立破并舉、完善制度,把“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作為首要任務。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市場基礎制度是市場機制有效運行的基礎和根本,基礎制度規則的統一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和保障!兑庖姟窂闹贫冉ㄔO著眼,從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四個方面提出了統一要求。 一是完善統一的產權保護制度,關鍵是平等保護、全面保護、依法保護各類產權。要完善依法平等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的制度體系,提升產權保護制度化法治化水平;完善知識產權法院跨區域管轄制度,加強對包括知識產權在內各類產權的全面保護;健全統一規范的涉產權糾紛案件執法司法體系,規范執法領域涉產權強制措施規則和程序;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雙向銜接機制,依法保護企業產權及企業家人身財產安全。 二是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重點是維護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的統一性、嚴肅性、權威性。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加大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案例的歸集和通報力度;研究完善市場準入效能評估指標,穩步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 三是維護統一的公平競爭制度,重點是堅持對各類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健全公平競爭制度框架和政策實施機制,建立公平競爭政策與產業政策協調保障機制,優化完善產業政策實施方式;健全反壟斷法律規則體系;研究重點領域和行業性審查規則,健全審查機制,統一審查標準。 四是健全統一的社會信用制度,要編制出臺全國公共信用信息基礎目錄,完善信用信息標準;編制出臺全國失信懲戒措施基礎清單;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全面推廣信用承諾制度,建立企業信用狀況綜合評價體系,以信用風險為導向優化配置監管資源;完善信用修復機制;加快推進社會信用立法。
對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作出新部署
記者注意到,近幾年,我國在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兑庖姟吩谝厥袌鼋ㄔO方面有何新意?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意見》在已有改革舉措基礎上,對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作出了新的部署,既一脈相承,又有進一步的深化發展。 一是明確了構建統一要素市場的重要改革方向。目前,我國已經建立了相對統一的商品和服務市場。但與商品和服務市場相比,要素市場化改革仍相對滯后,要素市場分割問題和流動障礙還比較突出。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最關鍵的是要破除要素市場分割和多軌運行,此次《意見》強調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這是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要方向,一定意義上也是最為根本的要求。 二是進一步部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重大舉措。比如,在土地和勞動力要素方面,提出“統籌增量建設用地與存量建設用地,實行統一規劃,強化統一管理”“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補充耕地指標跨區域交易機制”“完善全國統一的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二級市場”等;在技術和數據要素方面,提出“建立健全全國性技術交易市場,完善知識產權評估與交易機制,推動各地技術交易市場互聯互通”“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權利保護、跨境傳輸管理、交易流通、開放共享、安全認證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等。 三是將能源和生態環境市場納入統一要素和資源市場體系!兑庖姟穼⒛茉春蜕鷳B環境市場納入要素和資源市場,提出了“結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全國能源市場建設”“健全多層次統一電力市場體系”“推動完善全國統一的煤炭交易市場”以及“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用水權交易市場”“推進排污權、用能權市場化交易,探索建立初始分配、有償使用、市場交易、糾紛解決、配套服務等制度”“推動綠色產品認證與標識體系建設,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等改革舉措,必將對落實“雙碳”戰略部署,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向綠色發展轉型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