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邵鵬璐報道 近日,深圳市政府在中國香港簿記建檔發行50億元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是我國地方政府首次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此次債券發行期限為2、3、5年期,其中3、5年期為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分別為11億元、15億元和24億元,定價利率分別為2.60%、2.70%和2.90%,募集資金將用于普通公辦高中建設、城市軌道交通和水治理等項目。 深圳市此次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發行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決策部署,切實起到創新地方政府舉債機制、探索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的帶頭示范作用。同時,深圳市在“南向通”上線之際首次赴港發行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也能強化其發行人形象的宣傳效應,提升其國內外知名度與影響力。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陳健恒表示,深圳市此次發行2、3、5年期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的最終定價分別較發行當日(10月12日)境內同期限地方政府債券收益率低4BP、13BP和15BP,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深圳市政府舉債成本;同時較發行當日同期限離岸人民幣中國主權債券收益率分別高23BP、29BP和42BP,離岸利差較境內地方政府債券與國債利差分別高出15BP、6BP和17BP,為投資者提供了相對更高的收益,因此也獲得了境內外投資者的普遍關注與熱情參與。 陳健恒表示,深圳市此次赴港首發離岸人民幣地方政府債券,具有多重意義:從助力國家發展大局看,離岸地方政府債券首發有助于促進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構建國內外“雙循環”發展格局;促進中國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從推動地方債發展層面看,此次發行創新了地方政府舉債機制,拓展了地方政府融資渠道;有利于建立地方政府債券收益率曲線,完善中資企業點心債定價基準。從豐富債市投資品種層面看,此次發行能促進“南向通”發展,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了優質的資產配置標的;而發行中國政府機構首單境外綠債,也彰顯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信心和決心。
|